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瑞聯中醫 Facebook成立囉

即日起,部落格文章分享將移至「瑞聯中醫Facebook


 
瑞聯中醫 Facebook網址





邀請大家一起分享瑞聯中醫Facebook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善待細胞可以活得更好之閱讀分享

細胞是構成人體最小的一個分子,經過無數的細胞分裂,最後成為了一個完整的人體。旦細胞並不是就此結束了它的工作,一直要等到生命的盡頭,細胞它才會停止保衛您的身體。如此一個小小的細胞,卻負載著如此的重責大任,受細胞保護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更疼惜我們的身體呢?

我們常說,請您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檢驗的數值,能當作一種參考,但不能代表著全部。當您覺得累時,您就休息,同時也讓您的心好好的休息,請別把您的心當成是24小時不停歇的機器,休息時好好的休息,別再想那做不完的公事,抑或一些瑣碎的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上說心無罣礙。也有位朋友曾經告訴我說:放下才能得到更多,想想當自己手上一直抓滿東西緊握著,怎麼還有辦法抓住其他的東西呢?必定要先把手上的東西放掉,才能再去抓其他的東西。就像作者說要用感恩心來提升身體的能量。

除了感恩心可以提升身體能量之外,食物也是能量的一大來源。最近新聞鬧的沸沸騰騰的起雲劑,廠商為了自己的利益,竟將起雲劑的主要原料由棕櫚油改為較便宜的塑化劑,食物,保健食品等一一淪陷。怎麼吃,怎麼用如今能為大家每天討論的話題。我們常衛教患者”天然ㄟ尚好”,食物,越未加工的食物越好。常有媽媽告訴我,她常用中藥調製成的茶飲,熬煮後加入少許黑糖,取替小孩每天的飲料,不僅好喝沒負擔,最重要的是很健康,小孩開心,她也放心。吃對的東西,體質才會變好,除了當季,當地,最重要的是要選擇原味。


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六月份好書推薦:京都名醫的吃到飽減重法

六月份好書推薦
書名:京都名醫的吃到飽減重法
作者:江部康二之著
出版社:商周出版


       「吃到飽減重法」一書提倡以最自然的飲食,找回原始的美麗
     
        我們推薦的飲食法叫做限醣飲食,是要減少「醣類」攝取的飲食法。有人說它是美食減肥法,因為肉類、油炸類、快炒類、魚類都隨你吃,既能享用全世界的好吃料理,又能瘦身的緣故。
     
        而且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完全沒有問題,所以也有人叫它是飽食減肥法。此外,只要慎選種類,還可以喝酒。美食盡量吃,還能喝酒,跟過去「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的減肥法相比,大家似乎都愛這種作夢般的幸福減肥法。加上不需要花時間計算卡路里,也不需要運動,非常簡單又輕鬆,甚至有人稱呼它是懶人減肥法。好處這麼多,或許有人反而起疑竇。不過,限醣飲食的減重效果已經獲得醫學證實,不但效果非常好,也是安全健康的飲食法。
     
        我欣慰大家喜歡這個方法,說它是美食減肥法,又說它是懶人減肥法,但是開發這個飲食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人輕鬆減肥。限醣飲食是治療糖尿病很好的方法,有超過一千三百位患者在我們的指導下這麼吃,有更多人是透過網路、書籍等知道這個飲食法,而實際嘗試去做的達數萬人,當中有八成左右認真執行,在那些人身上幾乎都看到了治療效果。
     
          因為糖尿病跟肥胖有很大的關係,治療時必須同時改善肥胖情形,限醣飲食的治療效果中當然包括減重,因為這個飲食法對減重非常有效,因此有越來越多非糖尿病患者也用這個方法減肥。所以美食減肥、飽食減肥只是結果,這個有助治療的飲食法只是碰巧容易做到罷了。從這個飲食法的本質來看,它或許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好的治療餐也是一個好的美容法,這並不讓人意外,飲食對於健康、美麗都是很重要的。限醣飲食對人來說,本來就是最自然的。可能有人感到意外,但是從人類的飲食歷史來看,應該就能理解。人這種動物據說是在四百萬年前出現在地球上,而人開始種米種小麥等穀物,把它們當主食,不過是這一萬年的事,在那之前的三百九十九萬年,人主要吃捕獲到的動物的肉以及抓到的魚,很少有機會吃到醣類,所以人的身體機制經過三百九十九萬年,已經適應少醣的飲食生活。換句話說,高醣的飲食本來就不適合人類身體。
     
           話雖如此,直到半世紀前一切都還好,因為人們的運動量夠,吃的穀物也不是現在的白米、白麵粉,而是糙米以及全麥麵粉,即使吃下很多醣類,胰島素這個肥胖荷爾蒙還不至於分泌過度。但是現代的飲食生活需要很多肥胖荷爾蒙,這麼多人有肥胖以及糖尿病的問題,其實是高醣飲食的壞處浮出表面的結果。
     
           也就是說,現代人容易肥胖,是因為攝取過多醣類的緣故。飲食限醣對人這個動物來說是最自然的,所以可以治病減肥,對美容也很好,因為自然的飲食能夠讓人恢復本來的樣子,當然就能找回原始的美麗。
     

           本書的第二章從醫學角度解釋飲食限醣可以減重的原因,如果覺得艱澀難懂,可以跳著看。 希望大家都能以最自然的飲食法,找回原始的美麗。

善待細胞,可以活得更好閱書心得

善待細胞,可以活得更好閱書心得
細胞不單單是個名詞,也代表了天地生命,凡是有生命能量的都存有細胞,一個心搏跳動,一個呼吸,讓活力生命有價值;人類是感官的高度生命,充滿智慧,透過現在的先進的醫療技術,讓地球上的生物或人類了解自我的健康,也透過醫療發現人類身體無限的奧妙,生命的DNA基因或是大腦的神經傳導及身體內的細胞系統,人有思考模式,有情緒的表現,身體是敏感,有自我的保護及傳遞,不單單須透過大腦思考去反應一切,而細胞也是有智慧的,會去選擇而反射讓身體了解,身體每一種活動都是環環相扣的,相互影響,擁有健康的身體,並不是用那一種單一方式就達到的。
身體內有精氣及神智,意志力、專注力代表氣的循環,活化細胞,重要的是心,心的態度,是影響健康主因之一,每個人的心都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事物,讓心有不同表現,一個小習慣,一個小思考,身體的細胞也在吸收著。
當以樂觀的態度或是喜悅的心情表現時,細胞是在活化的,相反人當有壓力或是難過時,受傷不只是臟腑,細胞也在受傷。人依靠食物能量來延續生命,細胞是身體一部分,細胞是個海棉,當身體接受何種資訊,食用那種飲食,聽著那種音樂,心情上的那種情緒表現,它都知道。人的自我意識就是強化細胞的一種,要能健康,透過許多才能擁有的,要破壞身體,要讓細胞生病很簡單,一時的破壞,卻要更多的努力才能讓身體恢復,人是活得,細胞也是活得,有時聆聽它,讓健康更進一步。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善待細胞可以活得更好之閱書分享

 「善待細胞可以活得更好」一書是一位女醫師癌的心路歷程分享,看了很感人;在書裡,可以看到作者與她先生堅毅不搖的感情,她先生陪她走過人生無數的低潮,陪她走過艱辛的抗癌歷程,更奇蹟的昰作者已被醫生宣判所剩日子不多,但他活下來了,她先生比他先走了,而他雖然哀痛,但是寫這本書要與大家分享,並以這樣的精神紀念她先生,希望這本書可以勉勵更多人,頗具有勵志人心的特點,而且每個勉勵人心的話語,都是有實例的,因為他都做到了,真的很令人讚嘆。

雖作者為一位從事西醫學術(病理研究)的女醫師,但卻也能看見他對中醫的認同,彷彿合併中西醫的論點,且對中醫有高的評價中醫所講求的治療根本的問題,並非一味的症狀治療,且對症下藥,針對身體的體質做調整之外,也講求對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做整體的改善,而作者更是分享如何「善待細胞」、「尊重細胞」,如此一來,細胞不受傷害,也能給主人一個舒服的身體,更讓我們學習愛自己、尊重自己,進而再去愛別人。

而作者提到不只尊重細胞,甚至書裡一一提到如何聽細胞說話,了解細胞在體內的運作概況,讓我們能適時的警覺細胞發出的訊息,而他就是以此來與癌細胞作戰,更甚至他自省,反省他過去的生活方式,進而與疾病共存。

作者強調「飲食」、「生活習慣」運動」以及「情緒」,就相當於西醫理講求的:身、心及社會三角的互相影響關係,或許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能輕易講出口的生活守則,但是能確切落實的人卻在少數

從他分享如何善待細胞、傾聽細胞以及尊重細胞的點滴裡,我腦海裡浮現的也都是自己如何對待自己的細胞:飲食不正常、作息不正常,雖然會適時的注意紓壓的問題,但卻也很缺乏運動,因為要做到這些真的需要多一點時間、多一點努力,但是作者告訴我們:只要設個目標,讓自己有努力的方向,就會有行動力」,作者給的提醒很淺顯易懂,而且老生常談,但卻是我們很容易忽略,甚至因為惰性等藉口而沒有去履行,沒辦法做到,極缺乏行動力

運動很重要,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對身體各個器官、功能,都是最好的保養方式,且經濟又實惠,人活著就是要動,但現在的人就是非常缺乏運動,食物也精緻化,要求生活品質,但就是都缺乏這些基本的養生之道,卻又對自已的身體予取予求。

我最有領悟作者的提醒,是他所提的養生之道「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新陳代謝、改善體質」,很簡單的提醒,卻是我們都要努力的方向,另外還有大家一個更容易忽略且鮮少人做到的:正向思考,凡事都以感恩心面對,將開心與身邊的人分享,而不開心不順心的事情,則以轉念去調整所遇到的課題,將此昇華,心理層面的健康都是普遍讓人忽略的重要問題,現在的人工作壓力大,生活步調快,憂鬱症等精神層面的疾病也在攀升中。

不管是尊重細胞、善待細胞,多運動、調整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抑或是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或是調整心裡,調整正向信念,好好省思一番,其實他們都是息息相關,互相影響的。作者跟我們分享了他的故事,說是我們有接收到這些生活小提醒,那倒不如說我們更是應該要向他的精神致敬,效仿他,也為自己立一個生活目標,多愛自己一點吧!

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五月份好書推薦:善待細胞,可以活得更好

五月份好書推薦

書名:善待細胞,可以活得更好

作者:李豐之著

出版社:原水文化

一位台大醫師親身實驗40年的經驗分享 !

我們的身體有無限的潛能,只要給細胞一個機會
就會活出不一樣的生命~
善待細胞,做自己生命健康的主人!

細胞,是我們最忠誠的伙伴。細胞不會欺騙、不會假裝、也不會隱瞞。如果主人善待它,它便表現得活力十足;主人虧待它,它就開始變臉;受不了虐待時,它便以生病的樣子出現,更嚴重時,甚至會變成癌細胞。

那,身體的細胞生病了該怎麼辦?

只要讓細胞的環境改變,壞細胞變回好細胞的機率非常高。如果是基因密碼已受到損傷的細胞,我們的身體自然會把它們淘汰掉,製造出新的細胞來取代它們的位置!

該怎麼改變細胞的環境?如何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曾任職台大醫院病理科30年的李豐醫師將親身經驗分享給大家!

李豐醫師說:「8年前,我已多賺了30年!
我的細胞病理專業讓我明白,生病都是咎由自取。
是我們置自己的細胞於死地,讓身體沒有機會復原。
罹癌後,我開始自我反省,改變了飲食、作息、運動,
至今已和我的癌細胞和平相處超過40年。
現在我希望大家跟我一樣好好善待細胞,健康自然來!」

【如何才能活得更好?】--李 豐/醫師分享80則健康祕訣
善待細胞,身體就會越來越好
・身體主人有壓力,細胞就會生病
・善待細胞,就可跟癌症或慢性病和平共處…

正確飲食,當地、當季、新鮮、原味最好
・有機糙米是細胞歡迎且需要的能量好食物
・吃當地當季新鮮的勝過進口、罕見的食物…

持續運動,要健康就要讓細胞動起來
・登山健行讓氣血暢通,是一帖健康良藥
・哈哈大笑,讓全身及內臟細胞慢跑或跳舞…

生活規律,細胞會回饋給你好身體
・徹底改變飲食習慣,不留宿便,讓腸相變乾淨
・知道自己的極限,只承擔能力範圍內的壓力就好..

正面思考,自愛助人健康又快樂
・把生氣能量轉化成激發生命向上的動能
・要快樂一輩子,就從練習慈悲心開始…

活力久久,惜福知足、走也自在!
・老年是人生第二個出發點,做好事讓生命更有意義!
・預做準備,臨終無障礙,走得自在…

從現在開始,傾聽細胞的聲音,善待細胞,你就能活得更好、更健康!

『如果有人因為看了這本書,而刻意開始經營健康,生活品質日漸改善,我和已過世的丈夫慶榮,都會非常高興。 換句話說,如果這本書能夠利益更多的大眾,將是我懷念他最好的方式。』
 ----《善待細胞,可以活得更好》作者/李 豐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四月份好書推薦:瑜珈:身心安頓之閱讀分享

現在的人總是過著忙碌的生活,生活過的充實是好事,但生活如果過的沒有方向、沒有目標,
則會使人覺得人生過得很茫然;不管是忙碌還是過的茫然,每天都有一堆繁瑣事情,往往很容易讓自己心靈失衡,壓抑真正的情感,對事情的看法也會變得執著。

讀了「瑜珈:身心安頓」這本書後,了解原來瑜珈不只是個運動,它還可以安頓身與心,書裡提到「了解真正的瑜珈,要從了解自己的內心開始」。每天過著忙碌的生活,有著各種情緒:喜、怒、哀、樂等,書中提到短氣一詞則為易怒,易怒會損氣;(因為緊張而)氣急為慌張;沉住氣則指冷靜,瑜珈稱養氣的地方為脈輪,且被認為是「我存在之點」,故心、呼吸、身體三位一體感真的很重要。不管何種情緒左右,皆可藉由腹式呼吸使心神安定,因為有意識的調整呼吸,心冷靜下來才能容易看清楚自己的處境,做正確的判斷以及對事物進行思考;藉由呼吸法或身體法為代表的瑜珈,來削弱任性的自我與心的蠢動讓心不會失衡。

現在的人喜歡唱歌、跳舞,瑜珈的身體動作及呼吸的緊密配合,也像唱歌跳舞一樣,唱歌要唱的好,需要有好的唱歌技巧,而換氣、調整呼吸不也是種唱歌技巧的運用嗎?跳舞要如何舞出自己的舞蹈,將自己的舞蹈發揮得淋漓盡致,都是運用同樣的原理,甚至有的人還能又唱又跳,唱出的歌聲聽不到太多的喘氣聲音,仍唱得別有一番風味。

「安心」重要,是因為往往我們都被情緒駕馭著,也就是那句老掉牙的「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只有安定身心,了解自己,才能使心不失衡、不空洞,不再被情緒左右著。

最後與分大家分享書裡最喜歡的一句話:「隨波而流,萬事就會順利」,凡事少一點計較、比較,會讓自己快樂許多,而快樂了,「心美看什麼都美」,轉換了「信念」後,就會事事都順利了,與大家共勉之。

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瑜珈:身心安頓閱書心得

瑜珈:身心安頓閱書心得
何謂瑜伽,瑜伽在印度梵文之涵義乃是「與物相應」之意。就是說無論在身、心、行、事、境皆一致和合。具體即身心相應(身心如一),人與宇宙相應即天人合一,瑜伽相應之義有五,與境相應、與行相應與理相應與果相應與機相應;瑜伽修行有八步的功法,持成-為外在身口意的一切控制,精進為內再心靈上控制,調身即是練習瑜伽體位法的學習,調息為呼吸的控制法,即所謂的控制生命的能量,攝心收攝六根、屏除心靈上雜念,凝神即是心靈的集中,禪定是寂靜靈明、而入於定,三昧為統一安定,證悟本性,他我如一,許多人對於只知道做而不知瑜珈其中的意義所在,提升健康是必然的,學習心靈上為根本。
許多人把瑜珈都是應用到專注凝神、心無旁鶩,融於當下所做的事情,達到..靈上合一,物我兩忘的境界,即身心統一、心物合一如同定境。釋迦以禪定為食、法悅為喜,在一切事物中以身心去關視領受真正的喜悅,所謂「日日是好日、法法是善法、人人是菩薩、處處是菩提」;如能達到此種心境及內在的靈性與宇宙的靈性更圓融合和,即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瑜伽最上行法。
學習瑜珈大多人重在練習瑜伽體位法的學習,再間接學習呼吸法,呼吸才是在重要的,一吸一呼,一個心跳代表是生命活著的價值,呼吸有兩種方式,胸式呼吸及腹式呼吸(丹田呼吸),而後者乃是呼吸之法,呼吸反映出身體當下所表現出來表徵,例如情緒的表現,身體的不適;然而在學習瑜珈中,應先學習呼吸,在瑜伽體位法,不只是瑜伽上,像是坐禪、氣功、內功都可適用。

不管瑜伽或是其他的休閒運動,都是解除心中的壓力,當然要做到..靈上合一,並非一日即可達到,瑜珈的修行或彿教及其他的身心修法,都是讓人學習心無罣礙的精神,人有七情六慾的表現,許多人事物感官,應有心的態度,去看待去聽行去行動,有心去面對理解,人都有多面的心,對內對外或是對待自己皆然不相同,許多人也感到迷惘困惑,而修行可使人靈達到靜及淨,修行有靜有動,有內而外,有外而內,有如陰陽之意。
瑜伽,是不受限時間、地點、方式,重在內意不重外表,學習瑜伽,可以放一些輕鬆的音樂,例如古典音樂或是心經,現在的人想的多,做的人,或許就是什麼都多或少,真真假假,讓自我侷限了,然而要做到真我,才能對一切坦然面對,也可從中學習對待人事物,人都有追尋平靜得時光,一切都在於心。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四月份好書推薦:瑜珈:身心安頓之閱讀分享

談到瑜珈,妳會想到什麼?瑜珈可以鍛鍊肌肉,讓身材曲線更為窈窕;瑜珈可以幫助放鬆筋骨,讓身體更為柔軟;還是就像書名一樣,瑜珈:身心安頓。綜合所有的看法及自己的感受,瑜珈,是可以讓人放鬆,讓人舒緩一天忙碌下來的疲累,讓人沉靜一天奔波於所有事件,卻還未能好好休息的心靈。


瑜珈是融合呼吸法、體位法及生活習慣術的心靈處方。瑜珈不僅僅帶給我們健康的好處,同時還能帶給我們更樂活的生活。


呼吸法:能有效緩解一個人的心靈,就像面對重要事件時,我們總會大口深呼吸,此時的呼吸,能給我們無比的勇氣,大步往前的面對新的挑戰。


體位法:好比早晨醒來習慣的第一個動作:伸展肩頸,伸展完後的大口呼吸,往往讓人精神抖擻。


生活習慣術:放慢生活的腳步。還記得前幾個月的好書推薦中所談到的注意力缺失,文中提到一個小小的動作就可改善生活雜亂的現況,脫下鞋時順手把鞋子放進鞋櫃。到日本旅行時,參觀寺廟前總要拖鞋,入境隨俗的跟著日本人一樣把鞋子擺放整齊或放置於鞋櫃當中,當時只覺得這樣的舉動讓心情很放鬆很平靜。


書中也提到了,將鞋子擺好,心也會收齊。心收齊了,鞋子也就整齊了。

呼吸是心的明鏡,呼吸的攸緩、平順、安定的程度,大幅左右了心的安定。

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四月份好書推薦:瑜珈:身心安頓

四月份好書推薦

書名:瑜珈:身心安頓

作者:番場裕之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你是否常感到悶悶不樂、有莫名的無力感?或是越忙碌,卻感到越焦慮?甚至對於自己想要做什麼、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也顯得茫然失措?
這表示你的心靈已經在不知不覺間產生偏移,變成像甜甜圈一般空洞化了,因此才會受到繁雜的思緒和外在事物擺佈。而當你無法駕馭自己的心靈時,便會感到不安,甚至產生不自由的束縛感。
想要遠離這些苦惱,打破現狀的瓶頸,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調教心靈的方法。當心靈恢復平衡,就能活出自在性,不帶迷惑地繼續往前行。
透過瑜伽來掌握自己的心,心靈便能逐步得到鍛鍊
面對這個古今不變的生命難題,源自於古印度的瑜伽,已經提出了最佳解答。看似不可掌控的心,事實上可以透過瑜伽一步步加以鍛鍊,一般人認為最能代表瑜伽的呼吸法、體位法,事實上都只是鍛鍊心靈的方法之一。瑜伽絕非只是一種健康法而已,而是一種了解自我的過程,一種讓自己獲得自在性,也為他人帶來幸福的生活方式。

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停止喝過多的水閱書心得

停止喝過多的水閱書心得
水是維持生命的能量來源,也是蘊釀大地動植物的呼吸生長力量,萬物之中許多的能量,不可多也不可少,維持平衡的生態;而身體的氣血水循環,代表身體的臟腑活化,亦藉由五官及皮膚、指甲等外觀去觀察體內臟腑的健康,光有水流痛是不夠的,還要有血及氣的行走,就像一棵小樹,要有陽光照耀和適當水的灌溉及施肥和關心才會成長為大樹,由此可見身體是要保養照顧的,氣血水循環是很重要的。
在保養身體前,要先了解自我的體質,人的體質有先天性及後天性多種因素綜
合決定,因人而異。體質不但有強弱,還有偏寒偏熱之分。這些身體組織及代
謝功能的差異,決定著疾病生病因素,成為中醫養生的重要依據,人的體質簡
單分為三種,燥與寒及中性,也可以以陰陽之分;在六氣(風、寒、屬、濕、燥、火)之中,風是百病之始,寒是損陽陰邪,濕乃檅濁陰邪,特別與氣血水之中的水關係最密切。
在西醫資訊下,強調多喝水對身體有益無害,可以排毒增強代謝,預防疾病的產生,但這樣的資訊卻是造成疾病的開始,人的身體正常自我調解,一旦過多的水分進入,又無法比例的排出,臟腑會開始失去原本的平衡,因每人的體質的不同,出現不同水中毒得症狀,例如水腫、皮膚疾病、關節腫脹痠痛,甚至經痛、頭痛、心悸等症狀,水的調節異常也會引起氣血不順,要讓身體正常運作,冰冷是大忌,寒讓身體更惡化,就像臭水溝一樣。身體需要什麼能量時,它會自動反應出來,口渴了再喝水,喝水要小口,或肚子餓了,就咕嚕的叫了,有時要讓身體告訴你什麼,而不是一眛主張。
要有身體健康,首先要讓身體變得溫熱,體溫在36. 5最好的,低於36. 5免疫力下降,罹患疾病率高,飲食是影響健康最大的主因,健康就從飲食開始,學習健康之道

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三月份好書推薦:停止喝過多的水之閱讀分享

中醫認為氣、血、水是維持人體生命的三種元素。人體有70%都是水份,可見水份對於人體而言是很重要的。而女性身體水分所佔的比例又比男性多,所以又有人說女人是水做的。既然水份這麼重要,那麼一天要喝多少水才是剛好的?有句廣告台詞說,沒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所以許多人一天都拼命的在喝水,認為多喝水才能增進新陳代謝。但我們卻一直強調少喝水,究竟是為什麼呢?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很聰明的機制。在我們的下視丘有個口渴中樞,當它受到刺激時,會讓我們覺得口渴然後我們就會去找水喝。請大家想想,既然不口渴,那為什麼要一直喝水呢?當身體累積了太多水份,又無法順利排出時,它就會利用各種方式將水分排出,例如引發過敏反應如流鼻水、濕疹等等,由於地心引力,水往低處流,所以又會引起下半身水腫等。


那麼究竟要喝多少水才是正確?要如何正確的喝水?就像吃飯一樣,餓了你就會想進食,吃飽了你就會停止,有人吃一碗飯就飽了,有人要吃兩碗飯才會飽。喝水也一樣。不要怕自己水喝不夠,隨時隨地一直喝水,當感覺口渴時,你就喝水,但請慢慢喝,不要牛飲,喝到不渴就好。



瑞 聯 中 醫 帶 您 一 起 認 識 流 感

                                    瑞聯中醫撰文
SARSH1N1新型流感到一般季節性流感,電視媒體時常報導有哪幾種中藥材對這些疾病具有相當的療效,或哪些中藥材又對這些疾病有很好的預防效果。由此可見中醫在治療這些疾病上可說是面面俱到。不管是類流感季節性流感或H1N1,中醫在治療上以清熱解毒祛濕為主,療效迅速又不傷正氣,不會有像服西藥後有多重副作用產生。
<<黃帝內經>>所記載,風者,百病之始也。換句話說:風邪,為百病之源。


中醫認為氣、血、水是構成生命的三大元素。三者若失衡,身體就會產生疾病。所謂的氣乃是指與生俱來的先天之氣,即元氣,為生命現象的根源,而後天之氣則負責呼吸、循環、消化、排泄作用,維持生命的基本新陳代謝,亦有調節、防衛的功能。風邪是一種邪氣,治療上講求平衡,唯有提升正氣,才能戰勝邪氣。
                                       瑞聯中醫關心您的健康


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

三月份好書推薦:停止喝過多的水

三月份好書推薦

  • 書名:停止喝過多的水


  • 作者:石原結實


  • 出版社:晨星


  • 你確定多喝水就健康嗎?

    體內的「積水」正是引發疾病與不舒服現象的根本原因!

    即使目前沒有顯著的症狀,只要有下列現象,都表示體內水分過多:

      .各種健康檢查數據都很差的人
      .本身並沒有很胖卻有小腹的人
      .胃下垂又吃很少的人
      .下半身容易覺得冰冷的人
      .皮膚白皙又有點圓滾滾的人
      .拍肚子時覺得有水聲的人

    這樣的人,明顯都是各種疾病的預備軍。

    「水分攝取過度」反而會引起以下疾病:

      ◎糖尿病、高血脂症──血糖值及膽固醇高是因 為「燃燒」不好
      ◎高血壓──比起鹽分,水分才是高血壓的原因,是這樣造成的
      ◎肝炎、黃疸、膽結石──增量的膽汁從膽管溢出
      ◎肥胖(水腫)浮腫(下腹突出)──除去下半身積存水分的方法
      ◎頻尿、乏尿──多了也很煩惱少了也很煩惱,原因卻是相同的

    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為什麼我這麼容易分心,愛亂買,不會收捨-閱書心得

    為什麼我這麼容易分心,愛亂買,不會收捨-閱書心得
      注意力缺乏症(ADHD型),在社會上,大多少把注意力放在注意力缺乏症(ADHD型)小孩上,因為過動及不專心的行為被注目著,但青少年及成年人也是罹患注意力缺乏症(ADHD型)之一,只是沒有認真去分析,去追討真相,認為單純只是因為平日工作忙碌,壓力大或是沒有時間去做,或是個性問題一個藉口,意力缺乏症不是令人致死的疾病,但小小的毛病卻是影響健康的關鍵,也漸進的影響一個人的人事物,包括生活態度,工作習慣及人際關係,甚至心智的上態度。
      習慣是可以改變的,因為是成人,成人思想行為成熟,定性強,遠比小孩來的有自主力強,成人的注意力缺乏症,由小細節逐漸去改善,可以不用服藥藥物去控制,人一但沉陷於忙碌壓力中,只能一心一用,情緒會顯現焦慮緊張,這時要學會深呼吸,讓自己放鬆,過度的情緒變化,會影響到身體的臟腑及自主神經異常,然而忘東忘西這是最常發生的問題,不管大小事發生,可以隨身攜帶小筆記,把事情記錄下來。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時,練習一件事情完成再做下件事,工作起來更有效率,也比較不容易分心,學會把事情先規劃或分析,有時間觀念,某時某刻出現的理由都不是藉口的 。人一旦出現壓力等情緒問題,依賴著購物或爆飲暴食來抒發壓力,東西越買越多,但卻不想整理,讓環境狹窄及亂七八雜,間接影響到健康,這也是注意力缺乏症一種,然而無論是否是注意力缺乏症者,人在何時何地都要學習放鬆,把腳步放慢點,健康生活多一點。

    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為什麼我這麼容易分心,愛亂買,不會收拾之閱讀分享


    為什麼我這麼容易分心,愛亂買,不會收拾之閱讀分享

    前陣天看新聞的時候,有一則新聞讓我覺得很有趣,這是由現在很流行的facebook社團所發起的。新聞內容是說有一群女生,他們出門時總是外表光鮮亮麗,吸引許多人的目光,但她們的房間卻像是被機關槍打過,凌亂不堪,不僅僅有散落一地的雜物,還有吃過東西的碗盤,就連床上也被衣物堆滿,睡覺時還需要把床上空間撥出一個人形。他們也有想過要整理,但這是不知道要從哪整理起。這樣的案例,跟我們本月所推薦的好書:為什麼我這麼容易分心,愛亂買,不會收拾,很吻合,也很貼切。

    如果覺得自己好像經常忘東忘西,很符合注意力缺乏症(ADHD)的症狀,很苦惱自己現在的生活方式習慣,不妨讓我們一起找出解決的方法。

    櫻井公子先生說到:身體不是你的行李,而是你非常重要的人生夥伴。也只有你自己能夠保護自己的身心。請用心傾聽身體傳來的微弱聲音。試著運用各種方式,如舒展身體,隨時要想著放鬆身體。柔軟的肌肉,才能使生活更自在。瞭解自己的生理時鐘與體質,不要設定超過自己身體無法負荷的行程表,這樣才不會給自己莫大的壓力與挫折感。

    隨時停下來聽一下身體的聲音,放慢腳步,注意一下自己的情緒與衝動,在情緒亮紅燈之前,調整一下心情,一個悠閒的午後,一杯好茶,一本好書會帶給自己無限生活的自在與成就感。

    2011年2月6日 星期日

    二月份好書推薦:為什麼我這麼容易分心,愛亂買,不會收拾:心理醫生寫給注意力缺乏症的13項生活指南

    二月份好書推薦


    書名:為什麼我這麼容易分心,愛亂買,不會收拾:心理醫生寫給注意力缺乏症的13項生活指南

    作者:櫻井公子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ADH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注意力缺乏過動症,對大多數的國人來說是很陌生的名詞,如果我們用比較通俗的話來說的話,這個症狀通常發生在小朋友的身上,被稱為「過動兒」。可以分為三種亞型:注意力缺損型(ADD ,針對過動不是那麼明顯的類型,將其中的H去除,稱為「ADD」)患者)、過動暨衝動型、混合型。


    這本《為什麼我這麼容易分心,愛亂買,不會收拾──心理醫生寫給注意力缺乏症的13項生活指南》不是以大家知道的孩童病症來書寫,而是從成人的角度來介紹。一般來說,孩童時期被診斷出患有ADHD,經過治療,成人時期「過動」的症狀便會明顯減緩、消失、或是獲得控制並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然而,過動、衝動的症狀卻容易持續到成人階段;另外,很多「ADD」)患者在小時即易被忽略未接受治療,直到出社會工作之後才發現這些症狀實在很惱人。
    如果發現自己總是粗心大意或是容易分心,無法專心聽別人說話,造成人際關係緊張,甚至會造成你生活上的困擾,書中談到的各項生活煩惱與相對應的解決之道,一定可以幫助你解答困惑。

    二月份好書推薦:為什麼我這麼容易分心,愛亂買,不會收拾:心理醫生寫給注意力缺乏症的13項生活指南

    二月份好書推薦

    書名:為什麼我這麼容易分心,愛亂買,不會收拾:心理醫生寫給注意力缺乏症的13項生活指南

    作者:櫻井公子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ADH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注意力缺乏過動症,對大多數的國人來說是很陌生的名詞,如果我們用比較通俗的話來說的話,這個症狀通常發生在小朋友的身上,被稱為「過動兒」。可以分為三種亞型:注意力缺損型(ADD ,針對過動不是那麼明顯的類型,將其中的H去除,稱為「ADD」)患者)、過動暨衝動型、混合型。

    這本《為什麼我這麼容易分心,愛亂買,不會收拾──心理醫生寫給注意力缺乏症的13項生活指南》不是以大家知道的孩童病症來書寫,而是從成人的角度來介紹。一般來說,孩童時期被診斷出患有ADHD,經過治療,成人時期「過動」的症狀便會明顯減緩、消失、或是獲得控制並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然而,過動、衝動的症狀卻容易持續到成人階段;另外,很多「ADD」)患者在小時即易被忽略未接受治療,直到出社會工作之後才發現這些症狀實在很惱人。
    如果發現自己總是粗心大意或是容易分心,無法專心聽別人說話,造成人際關係緊張,甚至會造成你生活上的困擾,書中談到的各項生活煩惱與相對應的解決之道,一定可以幫助你解答困惑。

    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青春的54個習慣之閱讀分享


    真正的人生,其實是像螺旋梯似的的往上迴旋。

    每一年、每一年,一點一滴實現小小的夢想,而後漸漸地登上不同階段或舞台。這才是人生。

    又是一年的開始,回過頭去看看去年,許多人都有又是平淡的一年,總覺得沒有一番大作為,存款數字也沒有變多,一年就這樣過了。但請您仔細品味一下,過去的一年,您是否有完成您認為很難做到,但您卻做到的事了呢?或者嘗試了新的事物,品嚐未曾體驗的美食呢?這些種種回憶,是否帶給您成就感與幸福感呢?英國  :成功即為幸福;幸福即為成功。只要察覺到自己的幸福,毫無疑問的,您就是成功了。

    幸福感,給人青春的活力;幸福感,讓生活更加美好。感到幸福,所以更會為別人著想;感到幸福,所以更懂得分享。

    大家都在追求青春永駐,青春除了外在的保養之外,心靈的呵護也是不可缺少了。
    作者提到「好點子」常常源自於「聰明的筆記用具」。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到文具店選購文具那種雀躍不已的情景。每當遇到重要考試時,我總會為自己添購幾枝筆,書寫時總有一種神奇的魔力,總會帶給我自信。用一枝自己喜歡的筆書寫,也會讓我有一種字變漂亮的感覺。這樣的魔力,保留至今。每當思緒有些混亂時,書籍與文具,就是最好的心靈沉靜劑。


    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青春的54個習慣閱書心得

    春的54個習慣閱書心得
    習慣是一種態度,自然本能累積的動作行,不管在人事物方面,也包括在食方面、日常作息、工作態度、個人情、健康態度及心智等等,人是感性的生命,感覺是籠統的名詞,人透過五官,透過大腦神經傳達表現,而習慣是一種慢性中毒,具有傳染力,習慣有好有壞,習慣是可以改變的,甚至影響他人習慣。
    了解一個人,可以由他的各種習慣去觀察,每個人都不一樣,從孩提開始,從學習爬行走路,到學習知識,父母親總會努力導管子女,去學習好的動作,好的習慣,給於正確的方向,讓孩子長大有好的態度,習慣從小開始訓練的。
    對於一個不起眼的小習慣,卻是影響自我的一大步,以健康方面去談論,食喜愛重口味或冰及油炸物,罹患疾病是很容易的,造成疾病當然不單單如此,但卻是累積而成,好的健康習慣帶給於長壽,每天保持好的情的調節壓力,給自己一個微笑,一個深呼吸,身體就會提升好的能量;得養生保健的人,選擇適當配合自己的生活作息去學習習慣,或在工作中讓自己舒壓,不管在進食中的習慣、就寢前後或與人交談等,好的習慣會讓自己獲利更好。
    學習良好的知識,新的資訊,人是學習迅速的生命,習慣會因人事物而去改變一切,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人都須經歷過人事物讓自我成長,培養心智;習慣和感覺是一體的,有時因感覺良好而漸漸累積模式,無論大問題小習慣,心的態度重要的。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瑞 聯 中 醫 帶 您 一 起 認 識 糖 尿 病




    [糖尿病]-顧名思義就是尿液中帶有糖分。我們人體胰臟中有個稱為胰島的部位,胰島會分泌胰島素,將我們身體中的葡萄糖轉換為身體所需能量,倘若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由於某種原因導致胰島素無法發揮其作用,就會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增加進而從尿液中滲透出來。糖尿病可分為依賴型糖尿病和非依賴型糖尿病。


    常聽到有人說消渴症就是現代的糖尿病,但這是錯誤的。<金匱要略>將消渴症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上消、中消、下消。上消:屬肺,飲水多而小便如常。 中消:屬胃,飲水多而小便短赤,且多食。 下消:屬腎,飲水多而小便渾濁,量多正所謂飲水一斗,小便一斗。故上、中、下三消之治療,當辨證以論治。消渴症雖不等於糖尿病,但消渴症還是有些地方和糖尿病雷同。唐代名醫孫思邈更直指,若能控制飲食,則此病有救矣。


    過去歐美對於糖尿病飲食療法也是採用限制卡路里和脂肪為主,但現在這種已經開始動搖了。歐美許多醫生更認為糖類攝取過剩是比攝取過多的卡路里和脂肪更危險。同時他們更認為一種稱為<醣類飲食管理>的方法更適合糖尿病患者飲食。之前我們曾推薦一本名為「不吃主食糖尿病就會好」的書籍,書中日本高雄醫院採取了一種新的飲食療法稱為<限制醣類飲食療法>。雖與醣類飲食管理有些許的差異,但兩者其主要為減少醣類的攝取。我們將日常生活飲食分為三大類,即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質;當我們攝取這些營養素,營養素會轉變成為血糖,其中碳水化合物會百分之百轉換成血糖;蛋白質會有百分之五十轉換成血糖;脂肪則會有百分之十轉換成血糖。由此可見,若要降低血糖,就應從減少碳水化合物開始。


    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最大的原則就是忌口。應避免澱粉多的食物及含有砂糖等甜食。日常生活照護上(1)應避免太過勞累(2)血糖定期監測,除了飯前血糖的偵測,有時不妨換偵測飯後的血糖,便可知自己飲食習慣是否會讓自己的血糖上升太快。(3)適度運動,預防併發症(4)注意足部護理,若有傷口需小心照護等。


                                                                                          瑞聯中醫關心您的健康

    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一月份好書推薦~青春的54個習慣:腦、心、身活力青春的祕笈

    一月份好書推薦~


    書名:青春的54個習慣:腦、心、身活力青春的祕笈


    作者:佐籐傳


    出版社:天下雜誌


    說到習慣,無非是「日益年輕」與「日漸衰老」兩種,換句話說,也就是「成功的習慣」與「失敗的習慣」。「一進家門馬上打開電視」、「滿腦子負面思想」…..我們終日只感覺到壓力、疲勞、焦慮無措,那就是「日漸衰老」的壞習慣已然根深蒂固所致。日益年輕---也可以說是「腦部、心靈、身體」的重新活化。一旦如此,「日漸衰老」的程度遞減;而「日益年輕」的成分漸增。簡言之,真不過如此而已。日復一日,只要做到「不去開電視」、「總是先想到最愉快的事」,人生風景就會為之一變。
    再者,「請您嘗試著為昨日訂下標題」-----光是這樣做,你就可能會油然生出「那就過個值得配上美好標題的一天吧」之類的想法。  


    人類頭腦的重量約與保齡球相當。因常可超過5公斤,只要坐下來,腦袋就有前傾的傾向,呼吸道也因姿勢的緣故而窄化。結果,供給到腦部的氧氣愈益不足,集中力也因此弱化。本身亦為科學家的達文西,應該對腦部的機械運作頗為(女閒)熟吧。實際上,人只要一「站著工作」,位於脊椎上方的頭部就會自然挺直,所以,新鮮的氧氣可以毫不間斷地供給到腦部,即使長時間地工作或學習,注意力不但不致於渙散,反而愈見腦部生氣勃勃的活動狀態。達文西所有名著、創舉,幾乎皆從他「站立」的習慣而生。


    真正重要的是,要對自己的心靈、身體,甚至對於自己無法察覺的幸福都要心存謝意。一旦擁有了感恩萬物的心,人類才會開始擁有感謝他人的能力。只要發現到這個通行於宇宙的絕對真理,人生就必然轉向順境與坦途。

    沒看這本書,千萬別找醫生之閱讀分享

    這本書的書名取的非常好,讓人會心存疑慮但又會很想好好的瞭解一下作者所謂的”沒看這本書,千萬別找醫生“。並將我們帶領到專業的醫學領域,重新對自己的健康加倍把關,同時也瞭解生病時該看什麼科別,不會再病急亂投醫,延誤了就醫的黃金時期。

    同時也因為這樣的內容所帶來的醫療知識,賦予我對許多事情的看法都有不同面向的觀查力。書中先以簡單直接的疑問句方式要求我們自我檢視是否有足夠判定「哪種病要找哪種醫生的能力」這樣的方式足以讓我醒思,究竟生理所產生出來的疾病現象就是告訴我們要去找什麼醫生嗎?舉例來說,一個鼻子過敏的人,難道就到耳鼻喉科找醫生就可以了嗎?那因為鼻子過敏所造成眼睛易流眼淚,耳朵易耳鳴,精神容易不佳,專住力不好,容易疲倦等因素難到真的治好鼻子就可以了嗎?我想不盡然。因此,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句話:找什麼樣的醫生就決定了會被診斷出什麼症狀。

    時常聽到朋友說,我因為身體不舒服,所以到醫院去做檢查,但我把醫院所有的科別都看完了,醫生還是找不出我身體不舒服的原因,每個科別的醫生說得都不一樣,最後就幫我轉診到精神科,給了我抗焦慮的藥。其實這就像各種不同領域、背景的人,對同樣一件事情的看法有可能天差地遠。

    中醫有個獨特的特色,就是治療未病,所謂未病是指疾病尚未發生,但處於疾病醞釀的階段,《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日:“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 黃帝內經中更提到”上工治未病,也就是說一個好的醫師應該要在疾病尚未發生之前治好它,要未雨綢繆,這是西方醫學無法做到的。所以看完這本書之後,使我們再去看醫生之前,可以透過各種管道得到相關知識,並多方面思考,找尋到最合適的醫生。